一、课题组简介
实验室依托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、未来农业研究院以及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,拥有智能恒温培养室、激光共聚焦平台、HPLC-MS/MS代谢分析仪等顶尖仪器,满足从基因到代谢物的全程检测。团队现有博士后7名、研究助理2名、实验技术员1名、硕博研究生3名,成员来自中国各地,组内实行“开放数据、共享试剂”制度,每周一次进展汇报、一次文献分享,旨在打造开放、严谨、快乐的交叉创新文化。
研究方向聚焦生长素可塑性发育、环状核苷酸信号网络、合成生物学赋能作物改良,直接服务都市垂直农业与精准营养。
优秀者可推荐赴中山大学、复旦大学等联合培养或短期交流。
欢迎对植物学、遗传学、生物化学、细胞生物学、代谢组学、合成生物学或AI+农业等感兴趣的同学参加,简历请发送至luochu@suat-sz.edu.cn。
二、课题组负责人简介

祁林林,深圳理工大学特聘教授、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、深圳市“鹏城孔雀计划”特聘岗位B档入选者。
通过整合植物分子遗传学、生物化学、细胞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手段,主要从事生长素调控植物适应性生长和可塑性发育的分子机理、植物环状核苷一磷酸cNMP的功能解析和植物合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。首次发现生长素受体TIR1/AFBs具有核苷酸环化酶活性,为生长素信号转导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。证明cNMP对生长素信号转导的重要性,有望结束近半个世纪对植物cNMP重要性的争议,推动植物cNMP相关研究。
发表SCI论文20余篇,总引用次数2000余次。其中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、Plant Cell、Plant Physiology、New Phytologist和PLoS Genet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。多次为知名期刊审稿和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。
研究领域: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及在农业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。
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:
1.生长素信号转导及在农业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;
2.环状核苷一磷酸cNMP在植物细胞信号转导中的功能解析及在农业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;
3.基于合成生物学策略的作物改良、营养增强和绿色制造。